2020-03-12 10:29:56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資料包涵蓋但不限于以上內容
保存小程序碼至
手機進行掃碼
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決定了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過渡時期社會的主要矛盾
從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過渡時期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之間的矛盾。
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
1.1956年,黨的八大報告指出:“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yè)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yè)國的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2.1979年,在中央召開的理論務虛會上明確了這個問題“我們的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很低,遠遠不能滿足人民和國家的需要,這就是我們目前時期的主要矛盾”。
3.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歷史決議》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做了規(guī)范的表述:“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4.19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指出:“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并指出“我們現(xiàn)階段所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5.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再次強調,我國社會主義社會仍處在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個主要矛盾貫穿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6.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xiàn)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fā)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7.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重申,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
8.2010年,黨的十二五規(guī)劃提出,建立和諧社會主義,并且提出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要努力平衡人民過快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社會生產之間的關系。
9.2017年,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理解
1、關于“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人民需要的內容大大擴展。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從人的全面發(fā)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角度提出更多要求,比如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長起來。二是人民需要的層次大大提升。比如期待更優(yōu)質的教育、更穩(wěn)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這些需要呈現(xiàn)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
2、關于“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主要是指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已經不是“落后的社會生產”那樣一種局面了,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新時代凸顯出來。所謂發(fā)展不平衡,有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比如東部和西部發(fā)展不平衡;有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平衡;有供需結構不平衡,比如既存在落后產能過剩的情況,又存在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也有群體發(fā)展不平衡,比如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所謂發(fā)展不充分,主要指創(chuàng)新能力不夠強,發(fā)展的能力和水平、質量和效益還需要提高,轉變發(fā)展方式還處于攻堅階段,等等。這就要求努力實現(xiàn)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3、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202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相關推薦↓↓↓↓ | |||
國考 備考策略 |
國考 問答百科 |
各部委 職位分析 |
萬人 ?即筚 |
相關內容推薦:
貼心微信客服
貼心微博客服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
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 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 國家公務員考試專業(yè)分類目錄 國家公務員考試職位表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入口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考條件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費用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確認 國家公務員考試準考證打印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時間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流程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科目 國家公務員考試答題須知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場規(guī)則 國家公務員考試真題解析 國家公務員考試成績查詢 國家公務員考試分數線 國家公務員面試公告 國家公務員面試名單 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格復審 國家公務員考試調劑名單 國家公務員面試技巧 國家公務員面試禮儀 國家公務員結構化面試 國家公務員無領導小組討論 國家公務員考試體檢考察 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