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9 11:42:58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廣東分院
在資料分析中,比重和平均數都是高頻考點,而且這兩者在形式都是一致的,比重 =部分/整體,平均數=總數/份數,都是A/B的形式,所以很多題型用的公式都一樣,也就導致個別題型容易出錯。容易出錯的主要原因也在于不同的出題人標準不一樣。
比重中會考查兩期比重的差值,使用的公式為 false ,其中A表示部分值,a表示部分值的增長率,B表示整體值,b表示整體值的增長率。比重一般是用百分數來表示,不帶單位,所以兩期比重的差值,一般是用百分點來表示,比如上升3個百分點,或下降3個百分點,但是有些題還是會寫成上升3%,或下降3%。這種寫法就會導致和平均數的增長率搞混淆。
平均數既會考查兩期平均數的差值,使用的公式為 false ,其中A表示總數,a表示總數的增長率,B表示份數,b表示份數的增長率,和兩期比重的差值一樣;還會考察平均數的增長率,使用的公式為 false 。平均數和比重在形式上是一樣的,但含義不同,比重不帶單位,但平均數有單位,所以在平均數中會考察增長率,在比重中絕對不會問。大家只要明白了這一點就能很好區(qū)分各個公式的使用情況。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四個例子分別使用的哪個公式。
例 1.2018年A占B的比重,與上年相比約( )
A.增加了5個百分點 B.減少了5個百分點
C.增加了0.5個百分點 D.減少了0.5個百分點
例 2.2018年A占B的比重,與上年相比約( )
A.增加了5% B.減少了5%
C.增加了0.5% D.減少了0.5%
例 3.2018年人均收入,與上年相比約( )
A.增加了1500元 B.減少了1500元
C.增加了2500元 D.減少了2500元
例 4.2018年人均收入,與上年相比約( )
A.增加了5% B.減少了5%
C.增加了15% D.減少了15%
以上4個例子中,前三個題都是用的 false ,只有最后一個用的是 false 。其中第 一題和第二題雖然在選項的表述上不一樣,但是用的都是兩期比重的差值。尤其是第二題光看選項肯定會認為是問增長率,但是比重本身是沒有單位的,不是一個具體值,所以不會考察增長率,也就不能用這個公式 false 。第三題和第四題的題干一樣但是選項不同,第三題看選項就知道是考察增長量或減少量,第四題看選項就知道是考察增長率或減少率。在平均數中這兩者對應的公式是不同的。
下面我們再看兩個真題:
【例1】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全國糧食生產數據顯示,2018 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 175555 萬畝,比2017 年下降 0.8%。全國糧食單位面積產量 375 公斤/畝,比 2017 年增長 0.2%。谷物單位面積產量 408 公斤/畝,比 2017 年增長 0.3%。糧食總產量 6579 億公斤,比 2017 年下降 0.6%;其中谷物(包括稻谷,小麥,玉米、大麥、高粱、蕎麥、燕麥等)總產量 6102 億公斤,比 2017年下降 0.8%。全年糧食產量雖有所下降,但減幅不大,仍處于高位水平,屬于豐收年景。
2018 年全國谷物總產量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比重,較上一年約:
增長 0.19% B. 減少 0.19%
C. 增長 0.26% D. 減少 0.26%
解析:題干問的是2018年的比重與上年相比的情況,選項雖然給的是百分數,但是還是使用公式 false 。在這里A表示谷物總產量,a表示谷物總產量的增長率;B表示全國糧食總產量,b表示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增長率。把材料中的數據代入公式得: false 。在這里我們應該是讀作減少了0.19個百分點,但是出題人本身忽視了這點,還會用百分號來表示,所以記住在比重中這兩者是一樣的。所以選擇B選項。
【例2】 2014 年,新登記注冊外商投資企業(yè)3.84萬戶,同比增長5.76%。投資總額2763.31億美元,同比增長15.05%;注冊資本1796.39億美元,同比增長23.87%。
2014年,新登記注冊外商投資企業(yè)戶均注冊資本約比上年同期增長:
A. 17% B. 12%
C. 8% D. 4%
解析:題干問的是2014年的平均數與上年相比增長的情況,選項給的是百分數,所以使用公式 false 。在這里a表示注冊資本的增長率;b表示投資企業(yè)戶數的增長率。把材料中的數據代入公式得: false 。所以選擇A選項。

|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相關推薦↓↓↓↓ | |||
| 公考第一課 | 2024版國考圖書 | 第18版5100題 | 申論答題紙 |
| 系統(tǒng)提升班plus | 筆試悅享班 | 歷年臻題 | APP會員年卡 |
相關內容推薦: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國家統(tǒng)計局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考點分布|考場設置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滿分多少|分值分布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
貼心微信客服
貼心微博客服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
在線客服×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 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 國家公務員考試專業(yè)分類目錄 國家公務員考試職位表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入口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考條件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費用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確認 國家公務員考試準考證打印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時間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流程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科目 國家公務員考試答題須知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場規(guī)則 國家公務員考試真題解析 國家公務員考試成績查詢 國家公務員考試分數線 國家公務員面試公告 國家公務員面試名單 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格復審 國家公務員考試調劑名單 國家公務員面試技巧 國家公務員面試禮儀 國家公務員結構化面試 國家公務員無領導小組討論 國家公務員考試體檢考察 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