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5 13:41:37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文章來源:吉林分院
故意犯罪停止形態(tài)的題目是常識考試法律模塊比較難的知識點,需要同學們有比較強的理論功底才能正確判斷,那有沒有什么一招制勝的方法的呢?老師教授給同學們一個“三步走”搞定故意犯罪停止形態(tài)。
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態(tài)基礎(chǔ)理論
學習技巧之前還是要先回顧一下故意犯罪停止形態(tài)的基礎(chǔ)知識。
(一)完整的犯罪

一個完整的犯罪有動機、準備、實施、完成四個階段。既然是犯罪的停止形態(tài)一定是沒有完成這四個階段。
(二)僅有犯罪動機

如果犯罪分子僅有犯罪動機是不處罰的。因為法律不調(diào)整思想只調(diào)整行為。
(三)犯罪預備

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即在犯罪準備階段,還未實施時,因意志以外原因停止。
(四)犯罪未遂

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即已經(jīng)著手實施,在實施階段因意志以外原因停止。
(五)犯罪中止

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jié)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即不論在準備或?qū)嵤╇A段,只要主動放棄犯罪行為避免犯罪結(jié)果發(fā)生是犯罪中止。
(六)犯罪既遂

完成刑法分則要求所有犯罪構(gòu)成要件。
綜上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犯罪預備的最大區(qū)別在于主觀心理,犯罪中止是行為人主觀放棄,而犯罪未遂、犯罪預備是客觀無法完成。
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停止階段,著手實施即犯罪未遂反之為犯罪預備。
二、三步走搞定故意犯罪停止形態(tài)
第一步判斷是否完成?完成即犯罪既遂,若未完成到第二步。
第二步判斷是否自動放棄?自動放棄即中止,若不是自動放棄到第三步。
第三步判斷實施還是未實施?實施犯罪行為即犯罪未遂,未實施犯罪行為即犯罪預備。
具體每一步如何判定筆者再進一步闡述。
(一)判斷是否完成
第一步判斷是否完成比較簡單,一般來說完成犯罪目的即可以認定犯罪既遂。著重記憶一些常考例外情形即可,比如搶劫罪搶到財物或造成輕傷都可認定既遂;綁架罪不要求勒索到財物,綁了就既遂。另外犯罪形態(tài)不能逆行,例如:張三搶劫李四錢包后發(fā)現(xiàn)僅有7塊錢,頓時心生憐憫,把錢包返還李四,也是搶劫罪既遂,犯罪完成之后不能再回到未完成形態(tài)。
完成即犯罪既遂,若未完成到第二步。
(二)判斷是否自動放棄
判斷是否是自動放棄一般參照弗蘭克林法則,即“能而不欲還是欲而不能”,以犯罪的分子的心里角度看是“能”還是“不能”。例如:張三即將撬開保險柜時接到老大電話,老大告知張三保險柜沒有錢趕緊跑,張三離開,其實保險柜內(nèi)有10萬元。雖然張三繼續(xù)能取得財物,但是以犯罪分子張三的角度來想是“欲而不能”的。所以不認定為自動放棄。
同時可以參照“普通人能不能繼續(xù)犯罪”,普通人能繼續(xù),犯罪分子不繼續(xù),認定為自動放棄,普通人不能繼續(xù),犯罪分子也不繼續(xù)則不能認定為自動放棄。例如:李四攔路搶劫,刀已架到被害人脖子上,李四定睛一看是小學同學王五,遂放棄,可以認定為自動放棄。李四攔路搶劫,刀已架到被害人脖子上,李四定睛一看是父親李老四,遂放棄,則不認定為自動放棄。
自動放棄即中止,若不是自動放棄到第三步。
(三)判斷實施還是未實施
刑法分則每一個犯罪的實施著手判定并不相同,如搶劫罪要求以暴力壓迫對方反抗即認定為著手實施搶劫行為。同學們無需所有罪名都去了解,一般情況下罪名皆帶有“動詞”,動詞在題干中體現(xiàn)了即可認定為實施階段。如投放危險物質(zhì),投出即實施;搶劫、搶奪罪,搶了即實施。
實施即犯罪未遂,未實施即犯罪預備。
最后給同學們找一個真實案例改編的題目練習一下方法。
【例1】2020年1月,肖趁著夜色撬窗進入本村婦女易某家中,被驚醒的易某發(fā)現(xiàn)陌生男子后大聲呼喊求救。肖某用手勒其頸部、掩住口鼻試圖對其進行強奸,易某急中生智,一邊咳嗽一邊拼命推開肖某說:“我是從武漢回來的,已經(jīng)有了感染癥狀,所以一個人呆在家里自我隔離!”肖某聞言大驚失色,連忙逃離現(xiàn)場。肖某的行為應認定為:
A.犯罪既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預備
D.犯罪未遂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判斷是否完成,根據(jù)“肖某聞言大驚失色,連忙逃離現(xiàn)場”可知未完成,排除犯罪既遂,A項錯誤。
第二步判斷是否自動放棄,在2020年1月全國談“新冠”色變的時期,普通人知曉易某是新冠感染者后不會繼續(xù)強奸,所以肖某放棄也不能認定為自動放棄,排除犯罪中止,B項錯誤。
第三步判斷實施還是未實施,根據(jù)“肖某用手勒其頸部、掩住口鼻試圖對其進行強奸”可知已經(jīng)實施強奸行為。排除犯罪預備,認定犯罪未遂。C項錯誤,D項正確。
故本題答案為D。
|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相關(guān)推薦↓↓↓↓ | |||
| 公考第一課 | 2024版國考圖書 | 第18版5100題 | 申論答題紙 |
| 系統(tǒng)提升班plus | 筆試悅享班 | 歷年臻題 | APP會員年卡 |
相關(guān)內(nèi)容推薦:
貼心微信客服
貼心微博客服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
在線客服×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 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 國家公務員考試專業(yè)分類目錄 國家公務員考試職位表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入口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考條件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費用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shù)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確認 國家公務員考試準考證打印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時間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流程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科目 國家公務員考試答題須知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場規(guī)則 國家公務員考試真題解析 國家公務員考試成績查詢 國家公務員考試分數(shù)線 國家公務員面試公告 國家公務員面試名單 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格復審 國家公務員考試調(diào)劑名單 國家公務員面試技巧 國家公務員面試禮儀 國家公務員結(jié)構(gòu)化面試 國家公務員無領(lǐng)導小組討論 國家公務員考試體檢考察 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