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3 15:42:21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重慶時報
11日,銀監(jiān)會、央行和發(fā)改委聯(lián)手對《商業(yè)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以下簡稱《辦法》)。有法律界人士對《辦法》提出兩大追問:一是政府定價、指導價范圍太窄,而銀行自主定價的空間太大;二是要求銀行收費“提前報告”和“明碼標價”,反而從法律上為銀行“高收費合法化”留下缺口。(2月12日《廣州日報》)
銀行亂收費的根源其實在于三個方面:壟斷化、私益化、非法化。所謂“壟斷化”,就是銀行業(yè)進入門檻太高,缺乏競爭,不把消費者權益放在眼里。所謂“私益化”,即銀行絕大多數(shù)屬于國有銀行或國有控股銀行,但這種架構卻成了銀行牟取暴利的幫兇,卻并沒有變成銀行承擔社會責任的積極因素。所謂“非法化”,是沒有按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制定收費項目和標準。按照《商業(yè)銀行法》規(guī)定,銀行收費項目和標準由銀監(jiān)會、央行、物價部門共同來制定,但事實卻是各銀行依據《商業(yè)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自定。
以此觀之,《辦法》似乎只能治標還不能完全治本。以銀行收費明碼標價為例,它之所以難以根治亂收費“頑疾”,一是銀行收費項目幾千種,即使全部公布,消費者也未必全記得住;二是很多收費項目各銀行稱謂不同,但內容實質一樣;三是銀行不斷以創(chuàng)新的名義增加收費項目,公眾很難弄清收費項目的成本。再以劃定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和市場調節(jié)價范圍為例,政府指導價是否準確,定價結果是否合理,也值得質疑。
要想治理銀行亂收費,第一味“藥”就是打破現(xiàn)有銀行壟斷,降低準入門檻,鼓勵銀行業(yè)充分競爭,通過市場競爭驅除不合理收費。第二味“藥”是以法來治理。既要嚴格遵循《商業(yè)銀行法》也要嚴格遵循《價格法》規(guī)定的聽證等程序;第三味“藥”是讓銀行服務公益化占主要比例,“私益化”占次要比例。更重要的是,讓誰來監(jiān)督銀行業(yè)依法收費,也應提上議題。
     
| ↓↓↓↓2024年省公務員考試筆面產品推薦↓↓↓↓ | |||
| 
				2024公考 面試禮包  | 
			
				2024省考 面試課程  | 
				
				2024面試 職位保護  | 
			
				2024面試 紅領培優(yōu)  | 		
		
相關內容推薦: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