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4 14:24:19 公務員考試網 http://www.sss99.cn/ 文章來源:青島文明網

2016年第二屆中國數字閱讀大會13日在杭州召開,會上發(fā)布的《2015年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2015年,中國數字閱讀用戶規(guī)模達到2.96億,通過手機進行閱讀的用戶占到52.2%,是電腦閱讀用戶的兩倍,手機成為用戶數字閱讀的首選載體。(4月13日新華社)
“讀屏時代”已然到來,數字閱讀業(yè)已在我國占據半壁江山;其所帶來的閱讀便利化、低廉化,以及降低閱讀成本與門檻、消解閱讀鴻溝之功用,亦是有目共睹。不過,數字閱讀在原創(chuàng)性、精品性、權威性等方面,仍與傳統閱讀難相匹敵,特別是其仍未根本性地擺脫掉“碎片化”“低齡化”“膚淺化”等標簽,這成了拖累數字閱讀的重要障礙。因此,讓數字閱讀更“走心”,僅靠“數字”還不夠。量與質同步、同行,才能讓數字閱讀走向“詩和遠方”。
數字改變歷史,數字化改變信息世界,數字閱讀便是很好的側證。昔日結繩記事、甲骨竹簡刻字、書帛紙張記文等傳統書寫、出版與閱讀之方式,在數字化時代被徹底顛覆。特別是閱讀門檻與閱讀成本的降低,使得過去時代不少人徘徊于閱讀之外,或閱讀受到客觀現實的限制等狀況,得以突破性改觀。因此,言數字閱讀促進了全民閱讀和書香社會的更快到來,或并不為過。
雖然我們要為數字閱讀時代的到來而歡呼,但卻不能無視其目前發(fā)展中出現的“瓶頸”狀態(tài)。如其內容的碎片化,原創(chuàng)性低,搭他人便車、復制、轉載、抄襲等層出不窮現象存在。其與傳統媒體相比,只是工具與平臺的便利性上不同,但在內涵上卻仍有不小的差距。如其在內容、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與價值引領上,都尚難望傳統媒體之項背。
推動數字閱讀更“走心”,要讓“內容為王”成為其立世之本。傳統媒體追逐與尊崇的一個重要原則與理想,就是“內容為王”。紙媒和數字媒體,雖有不同特點,但其都仍不過是工具性不同。工具乃為器,仍是形式之“末”;內容才為肌理之本,才是“器中”富有生命力之物。所以,如果沒有內容的支撐,數字化工具本身,并不能產生生動的閱讀內涵——就像只有一排排空書架,其于閱讀又有何益呢?
推動數字閱讀更“走心”,要讓“創(chuàng)意為王”打天下。閱讀內容的高度原創(chuàng)性、創(chuàng)新的獨特性,是讓閱讀走入讀者心靈的利器。如果像當下不少數字閱讀以互相轉載為主,以復制為快捷之徑,以商業(yè)利益為重,讓重復性內容泛濫于不同數字閱讀平臺上,這不僅會令讀者無所適從,更會敬而遠之;同時,它還會對辛勤付出才智的原創(chuàng)造成致命打擊。則創(chuàng)作、出版與閱讀的創(chuàng)新推動,就會舉步維艱;從長遠來看,這反而會影響書香社會的形成與濃郁。
推動數字閱讀更“走心”,要將“價值為王”作為理想追求。當下的數字閱讀,雖然在數量上一日千里,但其卻有著更多的商業(yè)化追求傾向,在內容、質量與社會價值的追求上尚難完全令人滿意,反而是內容庸俗、低俗,甚至惡俗的數字化內容時有存在。不僅監(jiān)管部門要嚴加規(guī)范,廣大讀者也應對如此數字閱讀內容自覺予以抵制,但它更需要數字化供給側,要具有社會責任心,有創(chuàng)造價值與精神的更高要求與理想,才能讓我們的數字閱讀更上一層樓,最終從“數字高原”,攀登上“數字高峰”,讓我們的書香社會更添風采、歷久彌香。(隨遇兒)
相關內容推薦:

10萬+
閱讀量150w+
粉絲1000+
點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