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D
[解析] ABC都不符合復述的最基本原則,即“全面把握原則”。
2、[答案]B
[解析] ACD都不符合復述的最基本原則,即“全面把握原則”。
3、[答案]C
[解析]從“擺正‘人’在大自然中的正確位置”即可判斷出答案是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A
[解析] B項的“雨后春筍”是褒義成語,比喻新生事物蓬勃涌現(xiàn);C項的“有口皆碑”的“碑”是紀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紀功碑,比喻對突出的好人好事的一致贊揚;D項的“偃旗息鼓”比喻無聲無息地停止行動。它們與所在句子的內(nèi)容或感情色彩不相融合。A項“光怪陸離”,“光怪”,奇異的色彩;“陸離”,各式各樣。成語的意思是: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它與A項意思相合。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B
14、[答案]C
【辨析】原句由兩大分句組成,每個分句皆從對立的兩個方面陳述,因此,第一空應填上與“疾首蹙額”相對的“心平氣和”,第二空應填上與“委曲求全”相對的“求全責備”。
15、[答案]B
16、[答案]B
17、[答案]C
18、[答案]D
19、[答案]A
20、[答案]A
21.[答案]A
22.[答案]B
23.[答案]C
24.[答案]C
25.[答案]B
26、[答案]C
27、[答案]A
28、[答案]C
29、[答案]D
30、[答案]D
31、答案【A】分母有理化。
32、答案【C】 整數(shù)和小數(shù)分成兩段來看
33、[答案]A 立方變形,4的立方加4
34、[答案]C 立方變形:5的立方加5的平方
35、[答案]A
16 是2的4次方 27 是3的3次方 16 是4的2次方 5 是5的1次方 1 是6的0次方.
36、[答案]A
55-5-5=45=5*9 ,66-6-6=54=6*9 ,78-7-8=63=7*9 ,82-8-2=72=8*9 ,98-9-8=81=9*9
37、[答案]B
5+21=26, 8+18=26 ,(-4)+30=26 ,9+(17)=26 首尾兩項和是定數(shù)
38、[答案]D
2-2=0 0的平方 6-2=4 2的平方 22-6=16 4的平方 58-22=36 6的平方
39、[答案]C
10-2=8 15-3=12 26-10=16 35-15=20 ?-26=24
從式子中可以看出 12和8相差4 16和12相差4 20和16也是4 那20和最后這個?-26的答案也應該和20相差4
40、[答案]C
分析:8,10,14,18分別相差2,4,4,?可考慮滿足2/4=4/?則?=8所以,此題選18+8=26
41、答案【C】 本題根據(jù)求和公式Sn=n(n+1)/2;利用代入法即可,
42、答案【B】 一個數(shù)的有5種,2個數(shù)的有5*4=20 3個數(shù)的有5*4*3=60種 4個數(shù)的有5*4*3*2=120種 5個數(shù)的有5*4*3*2*1=120種。5+20+60+120=205種。那么第206個數(shù)就是 5位數(shù)的第一個數(shù) 12345
45、[答案]B(14,10,35)
用甲齒、乙齒、丙齒代表三個齒輪的齒數(shù).甲乙丙三個齒輪轉(zhuǎn)數(shù)比為5∶7∶2,根據(jù)齒數(shù)與轉(zhuǎn)數(shù)成反比例的關系.
甲齒∶乙齒=7∶5=14∶10,
乙齒∶丙齒=2∶7=10∶35,所以
甲齒∶乙齒∶丙齒=14∶10∶35
由于14,10,35三個數(shù)互質(zhì),且齒數(shù)需是自然數(shù),所以甲、乙、丙三個齒輪齒數(shù)最少應分別是14,10,35.
46、[答案]C
47、[答案]B(8分)緊鄰兩輛車間的距離不變,當一輛公共汽車超過步行人時,緊接著下一輛公汽與步行人間的距離,就是汽車間隔距離.當一輛汽車超過行人時,下一輛汽車要用10分才能追上步行人.即追及距離=(汽車速度-步行速度)×10.對汽車超過騎車人的情形作同樣分析,再由倍速關系可得汽車
48、答案【A】 先求出溶液的濃度為36÷(100+36)=26.5%;從中取出食鹽水50克,那么溶液的濃度也應為26.5%。
49、[答案]B
50、[答案]C
51、[答案]A
52、[答案]B
53、[答案]A
54、[答案]B
55、[答案]C
56、[答案] C 求同
57、[答案]A 9個角
58、[答案]A 求同筆畫的規(guī)則圖形
59、[答案]B 圖形相加
60、[答案]B 陰影部分應相間隔,而不能相鄰
61、答案【C】 大風暴第二天才可能發(fā)生,不屬于“正在發(fā)生的危險”
62、答案【C】 張審判員與甲的關系不符合定義中“同某案件有某種利害關系”的要件
63、答案【C】 “表明廣告客戶具有生產(chǎn)某種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許可證明》和《產(chǎn)品質(zhì)量證明》”符合定義中“表明廣告客戶的主體資格是否合法”的要件。
64、答案【D】 只有D符合“對社會發(fā)展起積極進步作用”的要件
65、答案【D】 剛性授權不可能使下屬進行創(chuàng)造
66、答案【B】 事實上的婚姻不符合結婚程序,屬無效婚姻
67、答案【A】 蔣某害怕與“有人在高空鐵索行走”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
68、答案【C】 C中主體只有兩人,沒有普遍性
69、答案【C】 定義強調(diào)“決定只推出單一的產(chǎn)品,運用單一的市場營銷組合”,只有C符合該定義
70、答案【D】 只有選項D中學生們是出于自己的“自覺的意圖和努力”進行“記錄”的活動
71、答案:A 作者與作品對應
72、答案:B 過濾會產(chǎn)生純凈的結果與努力會產(chǎn)生成功的結果相符
73、答案:C 公交汽車與地鐵都是交通工具與軍人和警察都是保衛(wèi)人民安全的部門相符
74、答案:A 武松是水滸傳中的人物與王熙鳳是紅樓夢中的人物相符
75、答案:A 祖逖是聞雞起舞的主人公與苻堅是風聲鶴唳的主人公相符
76、答案:D 自強不息才可能出現(xiàn)國富民強與內(nèi)修政德才可能有遠人來服相符
77、答案:A 洞庭湖在湖南與巢湖在安徽相符
78、答案:C 羸政焚書坑儒與項羽破釜沉舟相符
79、答案:C 江流天地外與山色有無中對仗與洛城一別四千里與胡騎長軀五六年對仗相符
80、答案:A 減免稅款的結果是農(nóng)民增收與壓力過大的結果是精神緊張相符
81、答案:B 本題結論是公司享受優(yōu)惠票價者必須恰好提前兩天定票的決策會減少收入,因為乘客好多是公費本來是可以多付錢的,要削弱論證,就指出因公出差的無法享受這個優(yōu)惠政策,而不會減少公司收入,B恰好指出了這個環(huán)節(jié),所以能很好削弱論證
82、答案:B 假設前提型
83、答案:C抽象概括結論型
84、答案:D 本題可以應用列表排列法,因為ABD玩了第一圈,BDE玩了第三圈,那么第二圈就是沒有BD,只能是ACE玩,所以E是不能玩第四圈的,只能玩第五圈,
85、答案:【C】 本題屬于三段論的題型,要保證題干的論證成立需要補充一個全稱的大前提,首先排除ABD;只有C是最能保證這個論證成立的選項
86、答案:【B】 本題屬于評價型題目,要對這個論證作評價,就需要明確禁止使用自動售煙機給成年購煙者帶來多大不便,如果很大,那么說明這個論證就很有效果,就是不應禁止使用;如果不能帶來很大不便,那么就可以禁止使用,故選擇B是最合適的
87、答案:【B】 從題干論述可以知道,上帝創(chuàng)世說關于一天的含義上帝與我們理解和運用是不同的,B顯然不是文中之義;而ABD是題干論述的含義,故選擇B
88、答案:【D】 本題屬于削弱型題目,題干結論為通貨膨脹率呈上升趨勢,明年的通貨膨脹率會更高,原因是去年的通貨膨脹率是1.2%,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達到4%,要削弱這個結論,就要指出通貨膨脹率不是呈逐年上升趨勢,明年不會更高,而D正好指出去年之所以較低,是由于金融風暴的影響,所以明年不一定更高,這樣就嚴重削弱了結論。而ABC都不是最佳的選項。
89、答案:【C】 本題屬于結論型題目,應從題干出發(fā),結合選項發(fā)現(xiàn)ABD都是主觀推理,不是從題干得到的結論,排除掉;而通過僅有1人認識小組中的3人,4人認識小組中的1人,可以知道C是可以從題干推出來的結論。
90、答案: 【C】 本題屬于結論型題目,從題干出發(fā)應用簡單計算的方法,假設中年組x人,青年組y人,那么可以列關系式為9(x+y)=13x+7y;所以2x=y。因此,青年組參加者是中年組的2倍,所以選擇C
91、答案:A
92、答案:【C】
93、【答案】C
【考點】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執(zhí)行措施
【詳解】代執(zhí)行就是義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但由他人代為履行能夠達到同樣的目的的,由他人代為履行,并由義務人支付費用、承擔后果的執(zhí)行措施。學界以執(zhí)行人是否可以親自或請人代替法定義務人履行其義務為標準,將行政強制執(zhí)行分為間接強制執(zhí)行和直接強制執(zhí)行兩種。代執(zhí)行就是間接強制執(zhí)行的一種。本題相對人逾期不拆除嚴重影響防洪的工程設施,屬于不履行法定義務,行政機關強行拆除并令其承擔拆除費用,屬于行政強制執(zhí)行中的代執(zhí)行,因此C項正確,為應選項。A項行政處罰是指享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對違反行政法律規(guī)范、依法應當給予處罰的行政相對人所實施的法律制裁行為;B項行政收費是指為滿足特別的行政支出,行政機關向與該項支出存有特定關系的相對人收取貨幣的行為;D項屬于直接強制執(zhí)行,是指針對義務人的人身、財產(chǎn)或行為,直接采取強制手段,使義務得以履行或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的狀態(tài),包括查封、扣押、凍結、劃撥、強制收購等。因此D項亦不選。
94、【答案】C
【考點】國家賠償、國家補償、民事賠償之間的區(qū)別
【詳解】民事賠償是由發(fā)生在平等民事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侵權行為引起的民事責任。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以民事主體身份實施的侵權行為即屬于民事侵權,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此承擔的責任是民事賠償責任。兩刑警的行為是職權行為,其與司機的關系不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該司機不能請求民事賠償。國家賠償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造成損害承擔的賠償責任。兩刑警的行為是合法行為,不存在國家賠償?shù)膯栴}。國家補償是國家對國家機關及其王作人員的合法行為造成的損失給予的補償。國家補償是合法行為引起的,是例外的特定民事責任,并不具有對國家職權行為的責難。司機可請求兩刑警所在的公安局給予國家補償。民事賠償是民事侵權行為人所應承擔的賠償責任。犯罪嫌疑人的家屬一般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因此,C項正確。
95、A 【解析】我國憲法規(guī)定:“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tǒng)一領導下,充分發(fā)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边@是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職權劃分的原則,也是中央和地方立法權限劃分應遵循的原則
96、C 【解析】國務院是全國最高行政機關。我國憲法賦予了國務院統(tǒng)一領導全國性行政工作的權限,負責劃分各部委、各地方人民政府的行政職責,并實施監(jiān)督,改變或者撤消各部委發(fā)布的不適當?shù)拿睢⒅甘竞鸵?guī)章,改變或者撤消地方各級行政機關的不適當?shù)臎Q定、命令
97、C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mào)易法》所稱對外貿(mào)易,是指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和國際服務貿(mào)易。不包括我國香港地區(qū)貨物進出口
98、【答案】D
【考點】行政賠償?shù)姆秶?BR> 【詳解】《國家賠償法》第3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shù)臋嗬骸?四)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痹摲ǖ15條規(guī)定:“行使偵查、檢察、審判、監(jiān)獄管理職權的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shù)臋嗬骸?五)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鳖}中警察趙某作為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非必要的情況下,違法使用武器致人傷害,依法屬于國家應予賠償?shù)那樾危r償義務機關為公安局。應選D。雖然趙某是在下班時間作出的違法使用武器的行為,但仍應視為是職務行為,而不是個人行為,屬于國家賠償?shù)姆秶K訟錯誤。趙某的行為雖然不是作為刑事警察在行使偵查等行為,不適用刑事賠償,但其作為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違法使用武器致人傷害,依法應由國家負行政賠償責任。所以B錯誤。趙某臨時阻止斗毆的行為不屬于執(zhí)行偵查任務,并且如果僅僅存在職務行為并不一定構成國家賠償?shù)睦碛桑瑖屹r償?shù)那疤崾锹殑招袨檫`法使受害人的人身或財產(chǎn)受到損害,選項C的說法與選項D相比有些片面,不選。
99、【答案】B
【考點】規(guī)章之間發(fā)生沖突時的適用
【詳解】《行政訴訟法》第53條第2款規(guī)定“人民法院認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發(fā)布的規(guī)章與國務院部、委制定、發(fā)布的規(guī)章不一致的,以及國務院部、委制定、發(fā)布的規(guī)章之間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請國務院作出解釋或者裁決。”本題中,地方規(guī)章與部門規(guī)章之間不一致,依法應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請國務院作出解釋或者裁決。所以應選B
100、【答案】A
【考點】行政復議被申請人的確定
【詳解】《行政復議法》第10條第4款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申請人!北绢}中雖然是由區(qū)工商局和公安局共同對農(nóng)貿(mào)市場進行檢查,但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屬于工商局的職權范圍,公安局無權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所以作出吊銷執(zhí)照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只能是某區(qū)工商局。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某區(qū)工商局應為被申請人。所以應選A。既然公安局不是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以也不可以將公安局的上級機關作為被申請人,所以選項D錯誤
101、【答案】B
102、【答案】D
103、
104、【答案】 D
105、【答案】 B
106、【答案】 D
107、【答案】 A
108、【答案】 A
109、【答案】 B
110、【答案】 B
111、【答案】 B
112、【答案】 C
113、【答案】 C
114、【答案】 D
115、【答案】 D
116.【答案】 D
117.【答案】 B
118.【答案】 B
119.【答案】 A
120.【答案】 C
121.【答案】 B
122.【答案】 C
123.【答案】 C
124.【答案】 A
125.【答案】 D
126、【答案】 D
127、【答案】 B
128、【答案】 C
129、【答案】 C
130、【答案】 A
131、【答案】 C
132、【答案】 A
133、【答案】 A
134、【答案】 C
135、【答案】 B
(責任編輯:admin)
更多關于 筆試模擬 的內(nèi)容:
更多關于 2007年浙江省公務員考試 的內(nèi)容:
- 2007.01.042007年浙江省公務員考試行測模擬卷
- 2006.12.292006年浙江省錄用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
- 2006.12.292005年浙江省錄用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試卷
- 2006.12.29浙江省公務員考試行測分類模塊訓練之資料分析
- 2006.12.29浙江省公務員考試行測分類模塊訓練之綜合基礎知識
- 2006.12.29浙江省公務員考試行測分類模塊訓練之演繹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