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信力是社會中最重要的綜合力量之一,負責任、以公民為本位、透明、依法行政是其判斷標準,簡化社會復雜性、為公共權力提供合法性基礎、為新型治理提供聯結點、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是其功能。要從理念、行動和制度三個層次,著手建立政府信息公開機制、政府權責機制,加強政府對社會需求的回應性,建立政府、企業(yè)與民間組織的合作機制方面構建這一體系。
政府公信力,構成解釋和促進經濟增長和政治穩(wěn)定等現象的一個關鍵因素。社會的普遍信任所產生的力量利于構成社會資本,對社會的穩(wěn)定和社會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正如孔子所言:“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政府的公信力影響深遠。
一、政府公信的一般概述
政府公信力依賴于社會成員對普遍性的行為規(guī)范和網絡的認可而賦予規(guī)范和網絡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社會秩序。政府作為一個為社會成員提供普遍服務的組織,其公信力程度通過政府履行其職責的一切行為反映出來,因此,政府公信力程度實際上是公眾對政府履行其職責情況的評價。
面對社會發(fā)展政府必然要采取一定的政治行為,而政治行為必然有社會結果的反饋,這個結果的反饋中包含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們對政府是否信任,而對政府的信任又直接決定著政府合法性地位的穩(wěn)固與否。于是,在這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個不可或缺的節(jié)點,也就是:社會公眾對政府信任的來源在哪里?或者說,政府誠信的根基在哪里?可以說,一般的社會信任關系往往存在著一個超驗或超脫的第三方來維持正義并提供信任關系的檢驗標準。而政府與社會公眾之間卻往往難以存在這樣一個第三方,如果所有一個第三方的話,那么就是對作為邏輯前提的未經檢驗而又得到當代憲政國家普遍認可的契約理論。但是,超驗的契約理論能夠為政府與公民之間的不對稱關系提供合法性基礎的能力是有限的,也是脆弱的。因此,政府代表人民掌握公共權力,是否忠實履行了對人民承擔的職責和履行職責的有效性、及時性是衡量政府誠信的標準,從而也是對政府合法性的檢驗?梢哉f,政府對社會管理的過程應當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過程,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不僅能夠為政府贏得誠信,而且能夠為善治的實現提供前提。因為善治即好的政府治理涉及的要素無一不涉及到公民社會對政府的評,也是政府為贏得公民信任需要努力的方向,因此,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要求。
我們的政府公信體系在當前的社會轉型期還沒有系統(tǒng)地建立起來。誠信政府能夠增強社會公眾的社會信任感、歸屬感和責任感,而政府失信會導致社會公眾信心不足和對政府信任的喪失,從而可能造成社會普遍失信,同時削弱政府行使公共權力的合法性。所以,社會的誠信首先是政府的誠信,我們需要構建政府公信體系。
二、政府公信的標準與功能
政府公信作為一個體系,涉及到許多方面,并通過政府行為表現出來。其判斷標準,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看:
1.政府應是負責任的政府。
無論是否出現公共危機,政府都應當履行職責,言而有信,政策要相對穩(wěn)定。對于公共危機,政府更應當果斷、及時地回應公民的要求。
2.政府應是以公民為本位的服務型政府。
政府必須以公共利益最大化為追求目標,努力提高政府部門服務質量和效率,自覺高效地為向公民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
3.政府應是依法行政的政府。
在任何行為中,政府都應當根據憲法、法律、法規(guī)以及法律精神來為人民服務,避免文件和領導講話大于法的現象,使人們形成對法律和制度的信仰,通過法律和制度來體現政府的誠信。
(責任編輯:admin)更多關于 申論指導 的內容:
更多關于 政府公信力 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評價標準 政府公信 的內容:
- 2010.04.12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政府公信力
- 2008.12.09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輔導資料:必背文章與句子
- 2008.08.19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熱點:提高我國政府公信力的五措施
- 2008.08.19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熱點:政府公信力存在問題及原因
- 2008.08.19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熱點:政府公信力的評價標準
- 2008.08.19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熱點: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