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論考試中,“讀”是基礎,“寫”是關鍵,“讀”與“寫”必須結合,“讀”與“寫”的過程就是一個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白x”一般著眼于認識,是從字、詞、句、篇入手,進而達到“悟意”、“積材”、“辨詞”、“師法”的目的!皩憽保话阒塾趯嵺`,從觀察、感受、認識、攝取生活入手,繼而進入構思、選材、立意、布局,并運用一定的文章體式和恰當的語言文字,將生活和人物表現出來。顯然,二者在寫作實踐中,不僅各有其特點和規(guī)律,而且對能力的培養(yǎng)和要求也不相同。
一、認讀能力及其培養(yǎng)
認讀能力是閱讀中應首先培養(yǎng)的最起碼的能力。缺乏這種基本能力,閱讀就無法進行,因為閱讀是借助對文字符號的感知而進行的。培養(yǎng)這種能力,旨在積累語言文字感性材料。認讀能力,就是認字、讀字、識詞的能力,即通過對文字符號的認讀和詞義的感知,來了解字詞所包含的意義和表達內容的一種能力。就學習語文和學習寫作的程序來說,也是從認字、識詞、聯句發(fā)端,然后進入寫話、寫作、創(chuàng)作階段的。就一篇文章和一部作品而言,字是組成詞的因素;詞是組成句子的基本單位;句是組成段落的基本部分。因字組詞,以詞成句,合句成段,綴段成篇,形成有組織的書面語言——文章或作品。鑒于此,閱讀中培養(yǎng)認讀能力,這不僅是一個人語言文字修養(yǎng)的表現,而且也是閱讀的基本功和寫作的基本功所在。漢代思想家王充說:“文字有意以立句。句有數以連章,章有體以成篇!眲③囊舱f過:“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边@就是說,字、詞、句按照作者的意圖和思路,才能組成篇章,這就強調了字、詞、句在文章中的基礎作用,所以我們在閱讀中就不能忽視認讀能力的培養(yǎng)。怎樣培養(yǎng)認讀能力呢?這就必須進行認識性閱讀的基本訓練。這種閱讀從字詞入手,掃清閱讀中有關字詞的障礙;通過對文字符號的感知和詞義的理解,能讀懂讀通一篇文章,從而積累語言的感性材料,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認識性閱讀,著重字詞能力的訓練,是閱讀的積累和感性階段,是整個閱讀的基礎。據統計現存漢字約六萬多個,用這些字組成的詞則難以統計。漢字數量之多,漢語詞匯之豐富,漢語的精確與優(yōu)美,在全世界語言中是屈指可數的。據有關資料統計,認識二千七百漢字,則可以閱讀一般文章;掌握三至四千漢字,則可以從事于寫作了。所以,要學好漢語寫作,首先就必須學會漢語的基本知識,并運用到寫作實踐中去。從閱讀中培養(yǎng)認讀能力,更有不容忽視的特殊意義。
二、理解能力及其培養(yǎng)
理解能力是構成閱讀能力的核心部分。所謂理解能力就是培養(yǎng)閱讀的悟意明理能力,是由認字識詞的感性階段到理解內容的理性階段的深化。閱讀中的理解消化能力,要求在了解一字一詞表面意思的基礎上,進而理解語言文字之間的內在意義及內部聯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篇章結構、寫作方法。理解是閱讀的深化,是閱讀的關鍵,是閱讀諸能力中至為重要的一種能力。理解能力與思維能力密切相關。因為理解的過程就是一個思維的過程,離開了思維,理解就無法進行,例如我們在閱讀一篇文章時,要理解文章的全部內容和精神實質,就必須把整體分解為局部,把集中的內容分散理解,這就是分析;然后又由部分到整體,由分散到集中,這就是綜合;就必須由個別到一般,從現象到本質,這就是概括;就必須由此及彼,溫故知新,這就是聯想。分析、綜合、概括、聯想等,都是思維能力在閱讀中的表現。所以,閱讀中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實際上就是閱讀中對思維能力的訓練。就以綜合、分析而言,從分析到綜合,既是閱讀中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消化過程,也是閱讀中思維活動的整體性表現。通過分析與綜合,我們才有可能達到對文章全部內容和精神實質的把握與理解。怎樣培養(yǎng)理解能力呢?這就必須進行理解性閱讀的基本訓練。理解性閱讀又叫分析性閱讀,它是以理解文章全部內容為中心的一種閱讀活動,是認識性閱讀的必然延伸,是閱讀的理性階段。古人云:“善讀者,始熟讀而明其章句,繼融會而究其意蘊”,這就指的是理解性閱讀。認識性閱讀可“明其章句”;理解性閱讀則“究其意蘊”,要求從文章的立意構思、篇章結構、語言運用、表現技巧等多方面入手,對文章進行全面分析和深刻理解。培養(yǎng)理解能力,可以訓練思維能力,促進智力的發(fā)展。
三、評論能力及其培養(yǎng)
評論能力,是指對文章作品的內容與形式進行全面評價和深入品評的一種能力。評論能力,不僅是寫作中十分重要、應用十分廣泛的一種能力,而且也是閱讀的各種能力中較高的一種能力。寫思想評論、政治評論、文藝評論、學術論文、報刊社論需要評論能力,就是寫說明文、應用文,也需要這種能力。評論能力,除了對自己的思想水平、專業(yè)能力通過實踐活動進行鍛煉之外,還必須通過閱讀進行培養(yǎng)。怎樣培養(yǎng)評論能力呢?這就必須進行評論性閱讀的基本訓練。評論性閱讀是對文章作品進行全面、深入的閱讀,是對于文章作品進行正確評論,提出自己見解的閱讀。以分析綜合為主要特征的理解性閱讀,是偏重于對文章作品的全部內容、作者的觀點及作者所介紹的知識的一種閱讀。但閱讀的目的不只是理解,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對文章作品的鑒賞,受到啟發(fā)和教育,獲得經驗和知識,從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寫作能力。為達到此目的,就必須由理解性、鑒賞性閱讀上升到評論性閱讀。理解性閱讀、鑒賞性閱讀與評論性閱讀的不同點在于:前二者多偏于形象的直覺,是以理解文章作品內容并對文章作品進行鑒賞為目的的,其對象主要是作品本身,帶有個人的主觀色彩和趣味;后者多側重于理性的認識,主要在于識別文章作品的價值,對其進行全面、深入、正確的評價,要求客觀地、實事求是地加以論述。在評論性閱讀中,讀者既可以評價作者的思想、作品的內容,也可以評價作品的形式、作品的技巧,或總結寫作中的經驗與規(guī)律。它是訓練理解、鑒賞、評論,乃至創(chuàng)造等多種能力的一種有效的閱讀方式。在這種類型的閱讀中,閱讀者為了培養(yǎng)某種能力,在選擇文章作品進行閱讀時,必須有強烈的針對性,以某種既定的目的進行訓練。
(責任編輯:admin)更多關于 申論指導 的內容:
更多關于 如何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能力 申論復習 公務員考試申論 公 的內容:
- 2011.10.26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提高閱讀能力
- 2009.06.29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指導:提高閱讀能力的方法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