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華圖教育 關鍵詞:2019國考面試熱點話題,三全灌湯水餃,非洲豬瘟病毒
近日,三全食品因罐湯水餃曝出非洲豬瘟病毒而被推上風口浪尖,然而,該事件一直在發(fā)酵中,作為事件的“主角”,三全食品目前的態(tài)度選擇了“不溝通、不公告、不回應,沒有聯(lián)系。”(摘自金融界)
近日有消息稱,三全灌湯水餃有三份樣品,被檢測出了有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對此,湘西自治州重大動物疫病防治指揮部辦公室核實了此消息且正在處置。
湖南省湘西州三份批次為20190113H的“三全灌湯水餃”樣品查出非洲豬瘟病毒。對于此事,三全食品于15日上午在深交所互動平臺的評論中回答稱,該事件公司已經關注,截至目前,三全食品公司還沒有收到相關權威部門的通知。
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系的朱教授告訴記者,豬瘟對于豬來說是一個致命的傳染病,但是這個病不是人畜共患病,這種病毒吃下去對人并沒有影響。其次,病毒在一般情況下都是不耐高溫的,煮水餃的過程中病毒已經被殺死了。
2月17日,三全食品公司董秘李鴻凱電話,但是電話一直處于關機狀態(tài)。而公司證券事務代表徐曉的電話接通后,在記者表明身份后,其立即掛斷電話,之后,此電話就一直再沒有接通。
對于三全食品的上述態(tài)度,香頌資本執(zhí)行董事沈萌表示,三全食品目前涉及的是食品安全問題,其面對的不僅僅是投資者,而是全國的消費者,三全食品應該在第一時間對上述事件的進展對外發(fā)布公告,其“不回應、不溝通、不公告,且沒有聯(lián)系”的處理方式,說明公司治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其處理危機公關做得不夠好。
沈萌表示,食品安全問題是全社會的問題,三全食品不應該只在互動平臺上做出說明,公司應該積極地面對問題,做出調查處理,以減少對企業(yè)的負面影響。
三全食品不回應
2月14日晚間,有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平臺上向三全食品提問:“有消息稱三全灌湯水餃有三份樣品被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該事件是否真實?”
2月15日,三全食品在互動平臺上回應投資者的上述疑問稱,該事件公司已關注,截至目前,公司沒有收到相關權威部門的通知,公司將進一步核查此事件。
受此事影響,二級市場上,三全食品2月15日公司股價當日下跌3.58%,公司股價報收于7.55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jù)媒體報道,三全食品上述問題在2月9日就發(fā)生了。
據(jù)媒體報道,2月9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重大動物疫病防制指揮部辦公室接到省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辦公室通知,要求瀘溪縣重大動物疫病防制指揮部辦公室對來源于吉首市凌云冷凍食品批發(fā)部凍庫的產品進行抽樣,在瀘溪縣好又多和萬家福兩家超市共抽取4個批次12份樣品,經州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其中由河南三全食品有限公司生產批次為20190113H的“三全灌湯水餃”3份樣品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
對此,湘西自治州重大動物疫病防制指揮部辦公室向媒體核實了該消息,并要求州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對吉首市凌云冷凍食品批發(fā)部凍庫進行緊急排查,封存該批次所有產品,對全州各縣市經營三全食品公司產品的網(wǎng)店立即下架該批次產品,采樣送檢,并根據(jù)檢測結果做進一步處理。
2月9日至2月15日,一周時間過去,面對投資者的問詢,三全食品在互動平臺上的回答是沒有收到相關權威部門的通知。而從2月14日至2月17日,面對媒體的詢問,三全食品選擇了“緘默”。
“三全是食品加工企業(yè),其產品中檢測出非洲豬瘟,主要問題應該發(fā)生在原料供應商上,而三全食品對上述事件不回應,會讓消費者覺得企業(yè)在掩蓋問題。”沈萌表示,作為食品企業(yè)的三全食品出現(xiàn)了非洲豬瘟疫情,此次事件說明公司的源頭質量把控做的不夠好,也許企業(yè)是按照國家相關要求進行的檢驗檢測,但是,去年多個身份出現(xiàn)非洲豬瘟疫情后,相關部門就限制疫區(qū)豬肉外流,而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三全食品公司產品被檢測出非洲豬瘟,說明企業(yè)警惕度不高。
多家企業(yè)被曝“非洲豬瘟”
對于三全食品對待上述事件的態(tài)度,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從目前來看,三全食品的“冷漠”正將此事件向著更不利的市場方向發(fā)展。
根據(jù)媒體報道,除了三全食品,目前又有多家食品企業(yè)被曝產品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
根據(jù)媒體報道,在三全水餃陷入非洲豬瘟問題的同時,又有網(wǎng)友在投資理財平臺“雪球網(wǎng)”貼圖爆料,除了三全,還有多個速凍品牌產品和肉制品品牌產品均被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
該網(wǎng)友貼出的3張照片顯示為“相關縣(市、區(qū))送檢的生豬產品(制品)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的情況表”,共計11個廠家、40批次產品的83個樣品檢出陽性,采樣地點在甘肅的蘭州市、武陵市、白銀市、酒泉市、金昌市等。被通報的速凍品牌及企業(yè)包括三全、鄭榮、科迪、上海國福龍鳳等,其中標稱河南科迪速凍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水餃、肉丸等產品,至少有67份樣品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為陽性檢出樣品最多的品牌。
被通報的肉制品企業(yè),標稱河南省長隆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濟南康利斯食品有限公司、山東齊匯食品有限公司、山東臨沂金鑼文瑞食品有限公司、河南惠萬家食品有限公司、合肥市凱樂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培根、香腸、火腿腸等個別批次產品樣品,也被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
由于目前沒有收到相關部門的通知,所以企業(yè)也不好正式的回答,目前都在自測和檢查過程中。
在沈萌看來,如果相關企業(yè)處理不好,此次非洲豬瘟事件對于豬肉產業(yè)來說不亞于三聚氰胺帶來的負面影響。
“雖然非洲豬瘟有它的獨特性,它不像三聚氰胺那樣對消費者身體和健康產生那么多大的危害,但是,面對食品安全,中國的消費者在心理上產生的不信任會對行業(yè)產生巨大的影響。”沈萌如此表示。
2019年的315晚會再次暴露了許多行業(yè)的隱藏面,辣條、網(wǎng)路貸款、醫(yī)療垃圾和電子煙。與其他產品不同,電子煙幾乎完全影響了整個行業(yè)。因此,因為315的當場點名,這個行業(yè)迎來了一場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