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華圖教育2020-03-18 09:13
申論熱點材料閱讀
【熱點背景】
近年來,美國政府對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和人員的正常新聞報道活動無端設限,無理刁難,不斷升級對中國媒體的歧視和政治打壓,特別是2018年12月美方要求有關中國媒體駐美機構注冊為“外國代理人”,2020年2月將5家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隨即又對上述5家媒體駐美機構采取人數限制措施,變相大量“驅逐”中方媒體記者。中方第一時間就美方錯誤做法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表達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并強調保留做出反應和采取措施的權利。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立即聯系華圖工作人員刪除。
申論熱點獨家模擬預測題及詳細解析
【熱點聚焦】
中方宣布,自即日起:
第一,針對美方將5家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中方對等要求“美國之音”、《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時代周刊》這5家美國媒體駐華分社向中方申報在中國境內所有工作人員、財務、經營、所擁有不動產信息等書面材料。
第二,針對美方大幅削減、實際驅逐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員工,中方要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年底前記者證到期的美籍記者從即日起4天內向外交部新聞司申報名單,并于10天內交還記者證,今后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繼續(xù)從事記者工作。
第三,針對美方對中國記者在簽證、行政審查、采訪等方面采取歧視性限制措施,中方將對美國記者采取對等措施。
美國國務院日前以所謂“對等原則”為借口,限制五家中國駐美媒體的中國籍員工數量,變相驅逐中國媒體記者。此舉創(chuàng)下了世界新聞史上罕見的一國政府大規(guī)模變相驅逐別國記者的“紀錄”,給長期自我標榜為新聞自由“楷模”及“捍衛(wèi)者”的美國留下一個難以洗刷的污點。
美國政府相關決策者并非完全意識不到這一點。因此,在回應媒體的質疑時,他們一邊宣稱“這只是限制人數,不是驅逐”,一邊倒打一耙,反復攻擊“中國限制駐華外國記者的新聞自由”,為自己對中國記者橫蠻無理的打壓限制尋找子虛烏有的借口。
然而,惡人先告狀并不能抹殺事實真相,嗓門大也不代表占據了道義制高點。美國國務院此次對中國媒體“出手”蓄謀已久。一段時間以來,美駐華使領館對中國媒體赴美簽證申請屢屢實行冗長的“行政審查”,包括申請?zhí)接H或隨任的記者家屬也不放過。
待到此次正式發(fā)起“突然襲擊”,美國國務院更是將法理依據、程序正義等統(tǒng)統(tǒng)拋到一邊,做出種種荒謬之舉。比如,既然已將中國媒體歸類為“外國使團”和“政府代表”,卻又宣稱絕不會給中國駐美記者任何“相應外交待遇”,且還要繼續(xù)以“媒體類簽證”管理這些記者;再比如,明知中美兩國航班往來大幅減少,仍以極短期限逼數十名中國記者盡快離美。凡此種種,有良知的美國人士紛紛表示“匪夷所思”!
有目共睹,中國媒體的駐美記者數十年如一日做的只有一件事:嚴格遵守美國法律法規(guī),恪守新聞職業(yè)操守,秉持客觀、公正、真實、準確的原則開展新聞報道;中國記者在美國既沒有搞意識形態(tài)輸出,也沒有熱衷于“挖掘黑幕”“爆料炒作”,他們的報道經得起歷史和時間的檢驗。
遺憾的是,美方罔顧事實,我行我素,蠻不講理。當媒體發(fā)問,你們有沒有抓到中國媒體報道有問題的證據?回答是“不需要”;當被問及“很多國家也有國有媒體,為什么單挑中國媒體打壓”?回答更為赤裸裸:“這次就是要針對中國。”
透過美方一意孤行的強硬態(tài)度、咄咄逼人的施壓招數,明眼人看得到其深層的虛弱和不自信。曾幾何時,包括新聞自由在內的所謂“普世價值”還是美國向全球進行意識形態(tài)輸出和展現“軟實力”的一張王牌。如今,美國卻因為喪失了實力自信、體制自信,逐步發(fā)展到患上“意識形態(tài)入侵”妄想癥的地步,甚至試圖通過大量驅逐別國記者來制造寒蟬效應,為外部世界報道和認知美國建起一道“隔離墻”。
實際上,美國政府打壓中國媒體不僅絲毫無助于解決自身問題,還向包括美國同行在內的全球媒體發(fā)出信義盡失之信號,是自取其辱。眼下美方最應該做的是立即采取措施糾正對中國媒體貼歧視性標簽、限制中國記者數量、對中國駐美記者設置簽證障礙等錯誤做法,保障中國媒體駐美新聞工作者的合法權益,不要執(zhí)迷不悟,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材料來源】
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03/18/c_11257271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