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6 14:41:54 公務員考試網(wǎng)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行測考試中,邏輯填空占據(jù)了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半壁江山,卻也是很多考生不愿面對的痛。相信大家不止一次聽過,對待邏輯填空題目,要想應對自如,積累必不可少!那問題來了,該如何積累呢?生活處處皆學問,在大綱明確提出要測查考生政治素養(yǎng)的當下,我們積累成語的方式也需要與時俱進。
【原文再現(xiàn)】“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經(jīng)歷了一年來的風雨,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切體會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我同國際上新老朋友進行了多次通話,出席了多場‘云會議’,談得最多的就是和衷共濟、團結抗疫。疫情防控任重道遠。世界各國人民要攜起手來,風雨同舟,早日驅散疫情的陰霾,努力建設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園。”
這段賀詞中就有一個經(jīng)?疾榈某烧Z——和衷共濟。“衷”指內(nèi)心;“濟”是渡。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比喻同心協(xié)力,克服困難。”了解了它的意思,我們來具體看看它是如何被考查的。
【例題1】:越來越多的公共議題,需要大家________,和衷共濟,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________尤其是近期受到廣泛關注的環(huán)境問題,尤需每個人的擔當。
A.同甘共苦 明哲保身
B.休戚與共 隔岸觀火
C.榮辱與共 袖手旁觀
D.守望相助 獨善其身
【參考答案】D。通讀題干,文段主要談論的是大家在面對環(huán)境問題等公共議題時應秉持的態(tài)度。首先分析第一空,根據(jù)“需要大家________,和衷共濟”可知,所填詞語與“和衷共濟”構成并舉關系,應填入與其含義相近的詞語,共同表達面對眾多公共議題時應秉持的態(tài)度。
A項“同甘共苦”指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擔當艱苦;B項“休戚與共”指憂喜、福禍彼此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同。側重憂喜禍福共同承受;C項“榮辱與共”意為兩者共同分享榮耀和承擔恥辱。側重榮辱。三者均無法與“和衷共濟”構成并舉關系,均可排除。D項“守望相助”是指為了防御外來的侵害,鄰近的村落協(xié)同看守瞭望,遇警互相幫助,與“和衷共濟”含義相近,當選。將“獨善其身”代入第二空驗證,根據(jù)“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________”可知,所填詞語應與“置身事外”含義相近。“獨善其身”指只顧自己,缺乏集體精神,符合。
因此,本題選擇D項。
大家學會了嗎?其實,成語的積累不但對解決邏輯填空題目有助益,還能幫助我們解決一些類比推理中的問題,來看下一道題。
【例題2】
和衷共濟:和合共生
A.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B.或為與碎:或為瓦全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參考答案】A。首先,分析題干的詞項關系,題干給出兩個成語,“和衷共濟”的詞義大家了解,我們再來看一下“和合共生”。“和合”出自《國語》、《管子》。“和”表示不同事物、不同觀點的相互補充,是新事物生成的規(guī)律。“和”、“合”互通,是“相異相補,相反相成,協(xié)調統(tǒng)一,和諧共進”的意思。這個詞曾在新華網(wǎng)的新聞稿中出現(xiàn):“國家主席于2018年4月11日集體會見博鰲亞洲論壇現(xiàn)任和候任理事時指出,計利當計天下利。世界大同,和合共生,這些都是中國幾千年文明一直秉持的理念。”由此得知,兩詞間的關系為言語關系中的近義關系。接下來,逐一辨析選項:
A項:“如臨深淵”:如同處于深淵邊緣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極為謹慎,“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樣,暗示有潛在的危險,比喻行事極為謹慎,存有戒心,二者屬于近義關系,與題干一致,保留;
B項:“或為玉碎”:或者做玉器被打碎,“或為瓦全”:或者做瓦器保全自己。二者是人面臨抉擇的兩種情況,屬于全異關系,排除;
C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取得成功。二者屬于條件關系,排除;
D項:“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指只要堅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屬、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飾,引申為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難的事情也可以做到,二者屬于條件關系,排除。
綜上,本題選擇A項。
今天的分享到這里就結束啦,但大家的積累之路是沒有止境的,快快利用好手邊的新聞材料積累成語吧!
|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相關推薦↓↓↓↓ | |||
| 公考第一課 | 2024版國考圖書 | 第18版5100題 | 申論答題紙 |
| 系統(tǒng)提升班plus | 筆試悅享班 | 歷年臻題 | APP會員年卡 |
相關內(nèi)容推薦: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大綱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專業(yè)科目大綱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大綱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大綱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非通用語職位外語水平測試大綱
貼心微信客服
貼心微博客服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
在線客服×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 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 國家公務員考試專業(yè)分類目錄 國家公務員考試職位表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入口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考條件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費用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shù)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確認 國家公務員考試準考證打印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時間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流程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科目 國家公務員考試答題須知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場規(guī)則 國家公務員考試真題解析 國家公務員考試成績查詢 國家公務員考試分數(shù)線 國家公務員面試公告 國家公務員面試名單 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格復審 國家公務員考試調劑名單 國家公務員面試技巧 國家公務員面試禮儀 國家公務員結構化面試 國家公務員無領導小組討論 國家公務員考試體檢考察 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