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30 17:22:21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河南分院
邏輯判斷題型復雜,種類多樣,是我們學習判斷推理的一個重難點。而要學好邏輯判斷就一定要學好翻譯推理,因為它所包含的方法、原理在之后的真假推理、集合推理甚至平行結構的學習中都會涉及到,因此我們一般把它放在最開始講。翻譯推理題形式多元,做題主要依賴于對題目關聯(lián)詞信息的提取翻譯,然而隨著考情的發(fā)展,翻譯推理并不只再以單一的翻譯公式出現(xiàn),而是伴隨著復合信息依次出現(xiàn),那么這種情況該怎么解決呢?我們可以先看一道例題:
【例題1】一個人如果是智者,那么他一定是一位謙虛的人,即一個人只有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他才會謙虛,但是,如果一個人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那么他就不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由此可以推出:
A.一個人如果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他就是一位智者
B.一個人如果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他就不是一位智者
C.一個人如果聽得進別人的意見,他就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D.一個人如果認識不到自己的不足,他一定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看到題的第一步,是要確定題型。根據題干關聯(lián)詞“如果……就……”和“只有……才……”等等,確定為翻譯推理。第二步,翻譯題干信息。根據信息可以提取出①智者→謙虛;②謙虛→認識到自己的不足;③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不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三個公式。根據三個公式依次進行推理發(fā)現(xiàn):
A項中的信息涉及到的關鍵詞是②式后件和①式的前件,若要兩者有聯(lián)系,就要對①②兩個式子的前后件進行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①式的后件與②式的前件一樣,根據“肯前必肯后”,我們可以得到“智者→謙虛→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得到“智者→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樣的將多個有關聯(lián)的公式組合到一個公式的過程就叫做遞推推理。根據遞推推理我們可以快速地判斷選項中間接聯(lián)系的前后件是否被正確展現(xiàn)。比如,根據以上分析,A項“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是對該式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結論,因此排除;
同樣的,B項可由①②③遞推,得出“智者→聽進別人的意見”,而“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是對B項的“否后”,根據“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B項正確;接下來C項,“聽得進別人的意見”是對③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結論,排除;D項,“認識不到自己的不足”是對③“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結論,排除。最后選擇B選項。
為了加深印象,我們再來看一道題:
【例題2】有人說,工作.的時候,我們要將重要事務放在主要位置。重要事務是必要條件,關系著一件事情成功與否。重要的事務沒做好,一定不成功。但是,細節(jié)也是很重要的,細節(jié)是成功的充分條件,同樣也與一件事情成功與否相關。一個成功的人是能夠協(xié)調好重要事務與細節(jié)的關系的,由此可以推理得出:
A.成功的前提條件是既要做好重要事務,又要處理好細節(jié)
B.如果不成功則說明重要事務沒有做好
C.成功并不代表著所有細節(jié)都處理好了
D.雖然處理好了細節(jié),但沒做好重要事務,也不一定成功
第一步還是先確定題型,根據題干關鍵詞“必要條件”等,確定為翻譯推理。第二步,翻譯題干信息,可得:①成功→重要事務;②細節(jié)→成功。根據以上學習的遞推推理,可直接將①②遞推,得到③細節(jié)→重要事務。帶入選項進行驗證:
A項中前提和必要條件都是必要條件假言命題的表現(xiàn)形式,含義相同,因此題干中明確指出成功的必要條件是重要事務,而不是細節(jié),A項描述不符合題干信息,排除;B項中“不成功”是對①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結論,無法推出是否做好重要事務,排除;C項中“成功”是對②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結論,所以推不出是否處理好了細節(jié),即“不代表所有細節(jié)都處理好了”,可以推出;D項中“細節(jié)”是對③的“肯前”,根據“肯前必肯后”,可得到“重要事務”一定成立,即“處理好了細節(jié),但沒做好重要事務”這種情況不存在,也就無法繼續(xù)推出結論,排除。因此,最后選擇C選項。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遞推推理在使用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前后件是肯定狀態(tài)還是否定狀態(tài),否則錯了一環(huán)就對不上號了。
|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相關推薦↓↓↓↓ | |||
| 公考第一課 | 2024版國考圖書 | 第18版5100題 | 申論答題紙 |
| 系統(tǒng)提升班plus | 筆試悅享班 | 歷年臻題 | APP會員年卡 |
相關內容推薦: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
貼心微信客服
貼心微博客服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
在線客服×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 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 國家公務員考試專業(yè)分類目錄 國家公務員考試職位表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入口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考條件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費用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shù) 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確認 國家公務員考試準考證打印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時間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流程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試科目 國家公務員考試答題須知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場規(guī)則 國家公務員考試真題解析 國家公務員考試成績查詢 國家公務員考試分數(shù)線 國家公務員面試公告 國家公務員面試名單 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格復審 國家公務員考試調劑名單 國家公務員面試技巧 國家公務員面試禮儀 國家公務員結構化面試 國家公務員無領導小組討論 國家公務員考試體檢考察 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公示